景逸軒 @ 紅磡 (05-10-08)
去過幾次景逸軒飲茶,點心普普通通不怎樣出色,不過容易搵位,每次都幾乎不用等。
這次有點出奇,不單不用等,簡直是空了半場,不過,稍後就知道原因了。
看照片不覺得怎樣,其實都是內容空洞,已經不再是「普通」水準,而且服務員都像患了老人癡呆症,唉。
這次極可能是最後一次了。
以前整芒果布甸,用啫哩粉、花奶、雞蛋加芒果,不過現在的雞蛋生吃很高風險。只用魚膠粉、花奶、煉奶、芒果,可以嗎?
味道也算像樣,只是賣相欠佳,顏色太瘀。
將芒果布甸同牛奶布甸混合,攪攪新花樣。
是不是奪目得多呢?用作酒店餐廳的甜品也不失禮吧。
材料:
芒果兩個
牛奶一盒(250 ml)
魚膠粉五小茶匙
煉奶適量
cream一湯匙
做法:
1. 魚膠粉加少許caster sugar拌勻,倒入兩湯匙水,放入微波爐叮10秒後,攪至完全溶解透明。
2. 將四份三魚膠溶液逐少加入牛奶攪勻,再加入煉奶攪勻,放入雪櫃。
3. 芒果起肉切粒。整齊四正的留起備用。
4. 將頭頭尾尾的芒果肉加cream打成蓉,再倒入剩餘的魚膠溶液攪勻,放入雪櫃。
5. 牛奶雪了一個小時後,開始半凝固,先倒少許牛奶入杯內,放入一點芒果粒,再倒入少許芒果蓉,如是這般一點一些的裝滿為止。放入雪櫃再雪兩個小時。
曾蔭權剛發表的施政報告,提議經資產審查後給長者增加援助金額,結果得不到掌聲反而捱罵。
生果金正式名稱叫「高齡津貼」。當年香港沒有退休金制度,各方人士催促政府設立老人保障制度,政府敷敷衍衍地推出了不問資產人人皆有的高齡津貼,社會人仕馬上噓聲四起,數百元怎夠生活,於是有高官走出來解說這些錢並不是用來解困,是政府向老人家表示的一點敬意,就像帶籃生果去探訪老人家一樣。從此大家就抓住這句話,高齡津貼就變成生果金,不肯加生果金就等如不敬老,如果取消生果金就更加是冷血無良。
其實今年年頭,財政司接受訪問時已經表示:加生果金對那些富裕的老人家來說只是錦上添花,不如實際點,通過資產審查,給真正有需要的長者雪中送炭。九月政府才發放一筆過額外兩個月生果金,以金錢換取時間,一方面給長者暫時紓窮解困,一方面希望年底能完成檢討援助長者計畫,好等將來有一個比生果金更有效長遠的援助。說得頭頭是道,卻得不到支持,電視上就看到有個老男人坐在寬敞客廳裏說,他活了一把年紀,政府拿$1000來「敬」他是應份的,為何要查他的身家。他說得一臉自然。
為甚麼會有老人家要靠生果金過日子,而不去拿綜援呢?因為拿綜援的資產上限是三萬四,老人家幾乎是不可能找到工作,如果沒有人供養而紅簿仔又有十萬八萬,就只得靠生果金或到街上執紙皮撿瓶罐維持生計,生果金如果可以多$300就等如生活費多了42%。
本來體恤這羣老人家,加到$1000甚至$2000也不算甚麼,問題是惹來一堆人乘機騎劫這羣老人家也來摻一腳,於是,本來不愁衣食的都突然窮起來,同聲同氣的爭取多$300來救命。又於是,一提到要資產審查,就改口說不是需要援助,只是要求政府更加敬老。
靠生果金過日子的長者固然需要加生果金來吊命,不愁衣食的長者也非常樂意每月多些生果金,家有兩老的當然不介意老人家多些零用錢甚至可以幫補家計。就算不希罕生果金的人,恐怕也無必要大聲疾呼地反對區區的幾百元。
對政府來說,順應民意拍板加$300是最省時方便,仍然堅持要檢討生果金制度及加入資產審查,是審慎負責的決定,畢竟,過兩年,又會有人要求$2000或$3000才算敬老。當年就是開了生果金的頭,引至今天的殘局。
Waraku和風居食屋 @ 荃新天地 (02-10-08)
大概見Pasta de Waraku晚晚排長龍,所以又在樓下開一家〈Waraku和風居食屋〉,同樣晚晚爆滿。
一坐下來,不是點菜,而是玩。。。芝麻樽。
餐牌一樣巨型,裏面大大張圖片,只要手指指就可以點菜。
貫切Waraku作風,所有食品都迷你得像小朋友玩煮飯仔。
大阪醬燒薄餅
香焗蟹肉
鹽燒鯖魚
醬燒帆立貝串
甜蝦壽司/海膽軍艦/腐皮壽司
牛肉樸葉燒
牛肉下面是非常鹹的麵豉醬,再下面長長的是樸葉,一直燒到火熄了依然是完整的一塊葉,神奇。
明太子燒
剩下這一件是我的,其他的都拿到樸葉上面燒,她們說是怕不熟。
野菜天婦羅
陶板燒魷魚
牛肉咖哩湯蕎麥麵
滑蛋豬扒飯
豬肉雲吞烏冬
侍應捧過來時嚇了一跳,碗大得像一隻鑊,打開碗蓋時真的給笑死,這應該是詮釋「雷聲大雨點小」的最佳教材!
砂鍋雜錦麵豉湯闊麵配腐皮壽司
這個闊麵真的很闊。
全部15項,5個女人,有一半人雀仔肚怕肥,如果換了5個大男人,恐怕來個雙份都吃不飽。
平時,除了豬牛雞或瓜菜之類,其他雜糧都盡量避免買「Made in China」。
以前經常飲的〈十字牌〉,自從搬上大陸生產,越飲越少至今已沒飲多年。有隻來自日本的〈北海道〉,給我在日本從南到北也找不到後,我就少飲了。還有一隻〈農場鮮奶〉是很不錯的,卻是大陸原料香港加工,而且大部分超級市場都沒有賣的,所以也不常飲。這幾年最經常飲的是〈保利〉。
後來〈蒙牛〉登陸香港,人人都吹捧上天,於是我也買了一排回家,試過後還是覺得〈保利〉好飲,而且對大陸食品真的沒甚麼信心,所以也沒有再買。
今年〈蒙牛〉出了一隻號稱牛奶中的極品 ─ 〈特侖蘇〉,價錢同樣極品,似乎飲過的人都讚好,聽說深圳比較便宜,很多人還專程上深圳掃貨。而我真的沒有信心買大陸奶,一直視而不見。
唉,終於還是「身痕」買了一排。
買的一天,正是〈三鹿〉出事那天,過了不久,連〈蒙牛〉都出事了,〈蒙牛〉出事的是低脂奶,〈特侖蘇〉並沒有上榜,但同樣要落架,我沒有拿去退錢。
現在覺得留下來也好,因為之後市場竟然斷奶,這八包奶只好看着用。
二零零八年十月一日
九龍城
〈泰之選〉
九龍城的泰國菜館多得每條街都有幾家,像這家〈泰之選〉,其實又是跟其他附近的泰國菜館差不多,價錢差不多,菜式差不多,連餐具裝修也差不多。
冬陰功
燒雞
炒蜆
炒金邊粉
〈Ceres Boulangerie et Patisserie〉
飯後離開,經過隔鄰一家餅店,看門口已經知道「貴」,將糕餅放進有如珠寶店的飾櫃裏,的確賞心奪目,於是也買來一件「珠寶」即場鑑賞,盛惠$39。
東宮 @ 尖沙咀 (30-09-08)
朋友自澳洲回港,下午飲茶相聚,跟着到處逛街購物。
晚上到美麗華的東宮食飯。東宮地方不大,但裝修高雅。
由於是朋友的表妹請客,我也不肯定菜名,看圖靠估:
炒斑球
大豆芽炒??
??琵琶豆腐
(瑤柱汁另上,食了大半才發現,好多瑤柱啊!)
鎮江骨
桂花燒雞
(其實是燒雞另加一小碟桂花醬。)
??湯麵
另一個??麵
(這次是Angle Hair。)

>
表妹說七碟菜意頭不好,所以,雖然大家都說飽飽了,還是再叫來一個燕窩蛋tart。
美麗華的東宮西宮都享負盛名,東宮去過了,朕該何時起駕往西宮呢?
不知甚麼時候開始,可能是這一兩年,朱古力越來越高純度,學黃金似的 ─ 999純金系列……
可惜,純可可的朱古力不像純黃金那麼受人愛戴,我甚至聽過有人說高純度朱古力「極難食」,而我也認為是,所以一直沒有買過。
自從入秋後,想食朱古力,突然想到不如試一下高純度朱古力有多難食,於是每次逛超級市場,都會落足眼力。
事情就是這樣莫名奇妙,不想買時到處都見到,想買時到處都找不到。於是就懷疑自己會不會是老人癡呆,又或者思覺失調;從前見到的其實只是自己幻想出來的。非常沮喪時,見到一盒85%也買下來。
更莫名奇妙的是,買了85%後,99%就出現了,而且是到處都見得到。
經常是這樣,買了件小用具回家,要用時,連床底下都不放過了;依然找不到,於是,以為是自己記錯,再去買一個回來,當新的剛進家門,舊的就會出現,而且就在當眼處,我不得不懷疑家裏是否「有隻嘢」跟我玩遊戲。
還有這樣的情況,巴士1號和巴士2號都可以到達目的地,但1號比較省時就腳,於是選擇排隊等1號,但來了兩架2號還不見1號,第三架2號來時當然要跑過去上車了,就在開車時見到1號駛來。
超級市場排隊付款也是這樣,左行右行,選一條最短的排,輪到我時就會壞機。
或者有人會說:看開點,這是永恆不變的Murphy's Law。我看不開的是,叫甚麼Murphy's Law,以後改叫Isis' Law啦!
今天去PK購物,排隊付款時,聽見有人吵吵嚷嚷,付款後才見到吵嚷的人,他旁邊有兩個PK人,還有架購物車,車上有個大背囊、洗衣粉;及幾項看不清楚的貨品。
PK人說的我一個字都聽不見,只聽見那個吵嚷的中年男人說:
點為之少點為之多先…………點唔得呀…………我唔覺得多喎…………唔得…………點可以就咁算呀…………呢d係原則問題…………
憑單方面的幾句話,我只能猜想大概是有人貨品太多但用了Express。
其實,我經常見到有人購一大車貨物用Express,不過通常都是長者或是貌似不識字的C9,而收銀員亦會照做;最多附加一句「下次請過隔籬」。最令我「印像難忘」的一次,幾個穿着校服的學生推着一大車薯片汽水走到Express,收銀員那句「下次請過隔籬」還未說完,其中一個學生竟說:「收聲啦你,喺咪唔想做呀!」收銀員也沒有不快,照樣過機。
所以,今次我見到的,我覺得是奇景。
埋黎睇,埋黎估!牛旦、冬OT、大土、小白,知道這四樣是甚麼嗎?
四樣都可以放入口吞落肚,看過這張落單紙,找到線索嗎?
譚仔雲南米線 @ 深水埗 (28-09-08)
〈家好月圓〉做完後,市面回復暢旺,兜來兜去,到處都見人龍,上次去〈小菜王〉時拍烏蠅場面不再,墟冚非常。
〈譚仔雲南米線〉亦是以人龍著名,眼見左右舖都有空位,為何獨是要在〈譚仔〉門外等位呢?有句話叫「好奇害死貓」,就是因為好奇也站在門外等位了。
〈譚仔〉的格局;就是餐牌放在枱上玻璃下;膠圓櫈;搭枱;人撞人那種。所以,雖然人多,但流量也快,大概只等了5-10分鐘吧。
餐牌寫着米線每碗附有芽菜、腐皮、韭菜,另任選配料,例如雞肉、豬潤、生菜等,每款加多少錢,湯底又加多少錢。看見同枱四人他們的米線都不甚吸引,而且,四人都對着碗米線「誓願」,唔……最後只好「求其」叫牛肉加魚蛋啦。
結果我都同樣對着碗米線「誓願」。
叫一個細的蒜泥白肉。阿姐一放上枱,我就嘩嘩嘩!一嘩,是細得似豉油碟般的大小。二嘩,是那滿瀉的紅油。三嘩,是那麼多的蒜泥。阿姐見我瞪大眼睛的嘩嘩嘩,說了一句「唔辣架」就掉頭走。
阿姐真的不是開玩笑,完全不辣,那麼…紅噹噹的油跟蘇丹有關係嗎?蒜泥我吃得乾乾淨淨,因為我很努力地查找到底有多少蒜……應該也有一點點的。
雞翼有香草、土匪、麻辣三款,5隻$23,3隻$15。香草雞翼、麻辣雞翼大概知道是甚麼味道,土匪雞翼是怎個樣子?叫來一試。
應該是沾了些五香粉,但為何叫土匪呢?難道是黑芝麻像土匪?
已經九點了,〈譚仔〉門外依然排隊等位,附近的食店卻空位多着呢。
我非常不明白為何〈譚仔〉開那麼多分店,也不明白為何要排隊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