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1日 星期一

Café Le Must



Café Le Must @ 銅鑼灣 (03-05-09)


餐牌只有A餐B餐C餐……

餐湯只有「紅」「白」兩款選擇:雜菜湯或忌廉湯。似是罐頭湯加水煮開的,又稀又淡。

  


墨魚仔沙律 / 雞沙律
  


墨魚仔很爽脆但完全沒有味道,幾粒橄欖也是淡然無味,亦沒有dressing。

雞是還可以的,但熱雞放在凍沙律上就……


照燒汁牛扒 / 紅酒燴羊肉
  


牛扒沒有肉味。照燒汁?有嗎?

羊肉也是完全沒有肉味,像煲完湯的湯渣,還恐怕是將剛才喝剩的「紅湯」倒在碟上就當是紅酒,更何來「燴」。

不要怪黃麗梅講廢話,原來真的可以墨魚沒有墨魚味,橄欖沒有橄欖味,照燒汁牛扒沒有牛味亦沒有照燒汁味,羊肉沒有羊味,紅酒沒有紅酒味。



甜品是凍creme brulee,上面是游離浪盪的糖漿,下面是滿面豆皮的燉蛋,甚麼胃口也沒有了,但總得要試一口吧,最後也實在無法吃第二口。



以上兩個套餐,每份$65,免收加一還打九折。不過這一餐,實在沒有吃過甚麼進肚,之後去了吃牛腩河。

這家餐廳面積不大,裝修雅緻,燈光幽暗,桌上有點擺設,main course罩住才上桌,很高檔的模樣。可是出品就非常茶餐廳,我甚至覺得茶餐廳還好吃得多。



為甚麼要來,因為有人瀏覽某食飯網時,發現這家餐廳的評論差不多一面倒的讚好,於是……結果……

很難說,百貨百客,也可能是廚房班底換了,可能有人失戀,輸了錢……


2009年5月9日 星期六

元朗


又去元朗 (01-05-09)



多年前去過〈好到底〉後,間中會再去食雲吞麵,但每次也要重新認路,一次又一次的兜兜轉轉,給我發現了又新街一帶很多食店,每次也試新的,現在差不多可以做又新街地膽了。



〈何明記〉是茶餐廳,但雲吞麵也算不錯,大大碗賣$16。



豬扒包也好吃,不過我比較喜歡「硬豬」。



這套杯有賣,四十多元,而且附有個杯蓋。





何明記門口還有賣蠔油、辣椒油、蝦籽麵、雲吞等等。



去恆香老餅家買核桃酥、杏仁餅、摩囉酥。在鹹魚檔買了蝦乾及魷魚醬。





有很多人啊,站滿了人的都是食店,香港做食的生意就最蓬勃。







這家茶餐廳沒有顧客,因為賣手飾?





去〈新潮豐〉買滷水豬蹄。







Schwaz餅店非常窄小,專賣迷你芝士餅,給狗吃的蛋糕也有,也賣曲奇、果醬。



買了兩塊芝士蛋糕,送一張印仔卡,說買滿$XX蓋一個印,蓋滿XX個印又送甚麼的,最討厭這種玩意,以為我是幼稚園學生嗎?





滿載而歸的一天。


2009年5月6日 星期三

唐閣


唐閣 @ 朗廷酒店 (28-04-09)


早前有食肆說要救亡推出一蚊雞,唐閣卻不訂位未必有位,金融海嘯會不會只是金融過雲雨?

砵酒焗蠔




沒有酒味,卻有點醋味,也鹹了點,但很惹味。一碟四隻巨蠔,吃完後已經半飽。

金錢鮮蝦球




炒蝦及炒蟹膏,蝦也是鹹了點。金錢應該是指四個炸餅,餡是肥豬肉夾着蟹肉豬肉,這款金錢盒現在不容易吃得到,也沒有多少人想吃。

蝦籽花菇白露荀


白露荀很爽脆,冬菇沒有料理過,只靠一個蝦籽獻,也好,中和一下前兩個的鹹。

送的餐前餐後小點。




2009年5月4日 星期一

今天人少了


二零零九年五月三日 (己丑年四月初九) 星期日     天晴




今天是甚麼日子?是連續三天假期的最後一天!是政府宣布首宗豬流感後的第三天!

平時摩肩接踵、空氣污染指數極高的銅鑼灣,今天清閒得多了。








記利佐治街馬路中間位置是銅鑼灣最多人的地方,很多記者圍着坐在輪椅上的鄭丹瑞做訪問,幾個臨記舉着「香港第一份荀工」的牌子,不知是否招考演員。



星期天的太古城停車場,每次都要繞來繞去找車位,今天只有七成滿,還可以泊在電梯旁。

今天很異樣,平常嫌人多沒空間,現在人少了逛街是舒服了一點,但總覺得像是暴風雨前夕……


2009年4月29日 星期三

三日香


數月前的某天,看見有家新開張的珍珠奶茶舖,正在做特賣,$10一杯中size的珍珠奶茶。

買票後站在一旁等候。票上印有輪候號碼,號碼燈箱大概是壞了,由店員喊號碼,她喊的號碼與我票上的號碼相差二十多個,但站着等候的人只有幾個,覺得很奇怪。沒多久,身旁一個女人向店員單單打打:「點呀?水滾未呀?定係種緊茶葉呀?」店員眼尾也沒望她一下晦氣地應着:「整緊啦,等多兩分鐘啦。」那個女人連珠發砲:「又兩分鐘?兩個字都唔止啦,我都唔明點解整杯奶茶都可以搞咁耐……………………」

很想問那個女人手持甚麼號碼,騎虎難下,唯有繼續等下去。等候期間,順便觀察一下他們的作業流程。

這家COMEBUY來自台灣,除了珍珠奶茶外,還有好幾十款飲品,十多二十元一杯,只做外賣,不設堂食。店舖非常細小,小得像報紙檔。裏面整茶的機器跟整咖啡的差不多樣子。小小的店舖站了六七個人,都是學生模樣,每人負責一個工序,像解放軍防洪般的把杯子一個傳一個去調製一杯飲品,偶然中途會「塞車」,塞住了大家就要停手,等「通車」後再繼續生產。

號碼相差了二十多個,並不等如二十多杯,一個號碼可以是幾十杯。有些人可能已經是熟客,知道製作需時,買票後去逛商場去吃飯,於是就有以為只得幾個人等候的錯覺。

有個大客買票後不知去向,店員喊號碼喊了好幾次也無人認領,那十多杯飲品又無處可放,非常徬徨之際,那個女人跳出來想要認領一杯,但店員以號碼不符拒絕她,女人給氣得七孔生煙,「人哋既然唔出現,點解你唔可以比我先啫,你跟手整番一杯比人咪得囉!」店員依然眼尾也沒望她一下回應:「唔得呀,咁會搞亂晒啲冧把。」

製作流程是這樣的:一個負責收錢賣票,電腦會印出一張張sticker;上面印有輪候號碼及飲品資料,另一個負責將sticker貼在杯上,交給另一個,看着sticker加料…加奶…加糖…加珍珠…加茶…等等,最後一個負責憑票派杯。

我沒有拿出手錶來計時,只記得等了很長時間。之後,有幾次經過,都見到長龍,而且是買票也要排長龍,店員也懂得提醒顧客要等半小時,我上次買票不必排隊也要等那麼長時間,這些買票長龍恐怕要等上一個小時吧?

最近,這家COMEBUY登上了報紙,做了些街頭訪問,說有人為了喝這種台式奶茶甘願排隊等一個小時,因為它的飲品材料來自xxx;加上yyy技術,還有zzz等等……而且火速在附近開了第二家分店……

兩街之隔開兩家COMEBUY,還會出現人龍嗎?應該會吧?但可能只是三兩月。這種現象香港人通常叫做「新屎坑三日香」,而且,這現象是循環不息;歷久不衰的。

事實上,附近還有兩家Happy Lemon>賣珍珠奶茶,之前何嘗不是天天排長龍!COMEBUY初登場,恩客寧願花一個小時等新歡的一杯奶茶,舊愛Happy Lemon從此就要坐冷板凳。

兩個牌子賣的飲品種類差不多,價錢也差不多,是否值得等上一個小時呢,要各買一杯來比較一下。先去COMEBUY第二店,見等候的人只有十個八個,跟號碼燈箱上的號碼也很相符,最後也只需數分鐘就等到了。




飲品不論冷熱,一概使用質料單薄的膠杯,如是熱飲,非常燙手。第一次買時要求店員拿個膠袋包着才可勉強用手捧着,第二次店員拒絕提供膠袋,不禁要向他請教我該如何拿起這杯滾燙的飲品,他竟然呆在當場眼光光,只好提示他可否提供紙巾包着飲品,他考慮了幾秒鐘才去找張紙巾來,手一揚送到我鼻尖前,用台灣人的詞語,這是不夠窩心;不夠貼心。



包裝的設計似乎是要你拿回家或辦公室後才享用,如果想隨街飲就有點狼狽。當你左手拿着杯熱飲,右手拿着飲管時,還要騰出手指撕開飲管的包裝膠紙,是否有點應接不暇,還不止,杯口用膠膜封住,飲管戳進去要有點技巧,不是靠大力就成事,而是要快輕準,否則隨時一身都是奶茶。

奶茶只是一般,不過台式珍珠奶茶通常不講究茶味。裏面的珍珠有大有小,大珍珠比較合我的口味,煙煙韌韌有咬口。那些大珍珠僅僅可以通過飲管,偶然會塞住飲管。

COMEBUY的珍珠奶茶$10,而Happy Lemon的就要$12,COMEBUY的珍珠也比Happy Lemon的多,而且Happy Lemon的珍珠細細粒,煙韌感不夠。




Happy Lemon優勝的地方是包裝,冷飲用透明膠杯,熱飲用厚身紙杯,飲品交到你手上時已經插好飲管,拿上手就可以飲。早前,不論冷熱飲品,店員也會用紙巾包好杯身送到顧客手上,如果是熱飲,還會關心一句小心燙口。可是最近,關心話與紙巾都消失了。


2009年4月23日 星期四

食在元朗



閒時巡blog,發現元朗有很多著名美食,最受歡迎的可算是家禽類。





過橋麵檔

聽名字,會以為是賣雲南米線,其實出名的是雞。幾次經過也見人頭湧湧,堂食固然多人,亦有不少人外賣加餸。



下午四點半,不用等位,叫了一個下午茶餐:雞河+奶茶。雞鋪得滿滿看不見河粉,豐足得令人唾涎欲滴,不過,雞其實只是很一般。



雖然是下午茶時段,其他顧客可是叫餸食飯,叫的是全隻雞,他們說很滋味。





新記煲仔雞粥



簡陋up-dup小店,招牌菜是貴妃雞,全隻$170;半隻$85。



泥鯭粥$30,泥鯭沉歸底,也有很多條啊。



蒜泥白肉$24



以這種街坊價,很不錯呢,所以六點半,老闆娘已經要在行人道上加枱了。





天鴻燒鵝

雖然是橫巷小店,但也光猛乾淨。店名雖然標榜燒鵝,也有雞鴨和叉燒,甚至奶茶及涼茶。





全桌$10X。



單是一隻燒鵝比已經要$60。



兩點還不到,剩最後半隻鵝,真幸運,後來者吃不到燒鵝比了。

燒鵝比雖然涼了,但依然皮脆肉嫩。例湯很住家味,只賣$8。





又看見一家人龍店〈新順興〉,下一個目標……




2009年4月21日 星期二

愉景灣



二零零九年四月十日 星期五           密雲




正值復活節假期,想必由商場至離島也會人山人海。雖然沒有下雨,但又不算晴朗,結果又去了愉景灣。







愉景灣只是一個大型屋苑,沒有甚麼好逛,更甚的是沒有甚麼好吃。連續四天假期,愉景灣居民就算不出外旅行,也應該會出城,或者去長州、南丫島這些有趣得多的小島吧。錯了,愉景灣非常熱鬧,比平常的星期天更多人。

這區住了不少外國人,餐廳明顯也是旨在做外國人生意。

上次Zaks,這次就Moorings吧。


Thai Prawn Salad $78


Spaghetti with Meat Ball $95


Hot Chocolate $35



愉景灣也住了不少香港人,他們受得了這種飲食嗎?我想我是不可能住進愉景灣。

受不了,要走過去旁邊的Pacific Coffee喝杯咖啡。




廣場正在舉行復活節嘉年華,賣東南亞手工藝品還可以看一看,至於車仔檔賣的小食就……唉,但也有很多人幫襯。還有一些給小朋友玩的遊戲,隊龍排到……排到……大概一百幾十人。



那些遊戲有甚麼好玩,要排這麼長的隊?一點都不好玩,甚至是覺得無聊,但是,對小朋友來說,可能真的很好玩。我在想,如果我家有兩個孩子拉我去排隊,我該怎辦?我想我還是會排的,但一定會排得很痛苦。

海灘也封了一角玩親子遊戲,好像還有唱歌跳舞表演。







反而屋苑裏頭很靜,大概居民都到廣場及沙灘去了。

  

  



坐船去中環,走上威靈頓街那一帶,比較多食店嘛。

麥奀記裏面只有兩個人,而對面的沾仔記就坐滿人,莫非因為金融海嘯。

麥奀記全名叫麥奀雲吞麵世家,中間沒有「記」,大家都叫麥奀記,可能是因為大部份的雲吞麵舖都叫X記。



$28一碗雲吞麵四粒小雲吞,三歲小童也不會吃得飽。$40的炸醬撈麵也是兩三箸就吃完。沒有鹼水味,雲吞做法傳統,也很滿意了,只是湯就鹹了點,味道不太天然。


之後,去生記吃粥,知道生記星期天休息,但公眾假期呢?生記這天原來有開門營業,只是提早六點鐘關門。


附近看見一家〈馬拉媽媽〉,以前在銅鑼灣分店吃過一次,認真麻麻,不過附近……唔……呀……是但啦。



$59的喇沙,有蝦、雞絲、魚片、矮瓜,本來應該還有螄蚶,但老闆娘說當日沒有螄蚶。



乾咖哩牛腩,那麼多汁也算「乾」!




整天行程節目有點……實在有點……,屬於無所事事游離浪盪。








多謝觀看!

有沒有

我可是邊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