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rice @ 中環 (17-08-10)
今年夏天,藍天白雲的日子比往年多啊!
去中環朝聖。
推開大門,踏上長走廊,右邊望盡九龍半島。
佈置典雅而現代,沒有驚喜,因為早就料到五星酒店內的餐廳大概就是這個模樣,也就是高樓底下吊着數盞枱大的吊燈。
開放式廚房,除了色香味的誘惑,還有聲。
服務殷勤,各waiter都是急步來來往往,眼觀四座耳聽八方關注每一位客人。每上一道菜,都報上材料做法。鄰枱人多,waiter每人捧着一道菜,排列兩旁,輪流上菜,有點像古裝片的宮女給皇帝起菜的場面。
Lunch Set:
Tomato Gaspacho with Alaskan King Crab and Guacamole
Barbarie Duck Breast with Celery Mousseline and Fried Polenta in Liquorice Sauce
Hazelnut and Lemon Biscuit with Light Nut Cream, Lemon Siphon and Yuzu Sorbet
Brittany Artichoke Velouté with Aged Parmesan Cappuccino and Sacristain
Lamb Shoulder Pastilla with Oriental Quinoa and Date Jam in Ras El Hanout Sauce
Apricot Tart with Green Cardamome and Bergeron Sorbet
先來餐前小點,很精緻,亦可口,這刻,對之後的很有期望。
跟着,送上麵包及牛油,waiter指明用的是Brittany牛油,一個有鹽,一個無鹽,形狀不同,方便識別,不過我老人癡呆嚴重,無法記住,還是要靠自己的味蕾。
麵包有四款選擇,其中卷狀桶型的麵包外層酥脆內心軟熟,忍不住要再來一個。座位後方放着一籃麵包供隨時享用,涼了,再換一籃,直至上甜品。
素來愛飲西班牙凍湯,清爽的甜酸,很合夏天。豔紅的蕃茄湯配上柔滑的牛油果醬,萬紅叢中一點綠,色相誘人,鮮甜的蟹肉也只能當陪襯品。
「cappuccino」還未放上枱已經隱約傳來芝士香味,泡沫就正是用芝士打出來,底下的artichoke湯反而味道未見突出。我對伴碟的兩支sacristain興趣更大,似乎麵包類我吃得太多了。
粉紅色的鴨胸,肉質柔嫩。
鴨胸旁邊的初看以為是薯蓉,原來是celery mousse。四條fried polenta是粟米粉做的,咬下去粉粉的,又是外脆內軟之物。
主角雖是酥皮羊肉,原來也不過爾爾,反而用作佐料的棗蓉更美味。全碟精點在於quinoa,口感有點似麥米,試過後,我已經去買了一包回家。
上甜品前又送來madeleines,迷你得跟荔枝差不多大小。曾經經常買Delifrance的madeleines做下午茶茶點,這裏的比Delifrance更出色,有沒有外賣呢?雖然已經吃得飽飽,但我有兩個胃,所以還是給我吃得一粒不剩。
兩個甜品,有點失望,那個條狀物體實在太甜,甜得要放棄,我只享用了sorbet。
順道去買澳門船飛,$88來回,便宜得無法相信,但一查航班時間,每小時一班,最後一班回程船竟然是下午五點,對於我這些即日遊是沒有意義的。而且聽見排隊買票的人說,所有日子的四五點回程船都已經滿了,所以最後都是空手離開。
二零一零年八月八日
中文大學 + 坪輋士多啤梨園 + 廣成冰室 + Lanciano Ristorante
去中大飲茶,在門口的上下左右都找不到名字,門口貼了幾張餐單,上面寫着「中菜廳」三個字,難道「中菜廳」就是餐廳名字?卡片上印着「美國三文治公司」,地址是:中文大學范克廉樓學生飯堂及中菜廳,英文是Student Canteen and Staff Restaurant, Benjamin Franklin Centre。中英對照下,中菜廳 = Staff Restaurant,范克廉樓就算是食肆名字了。
星期天中午飲茶時段,人只有半滿,可以隨便坐,坐得非常寬敞。
好大個冬瓜盅只賣$68,覺得超便宜,最後四個人也吃不完。
再叫其他點心,埋單兩百多,也算便宜,如果是教職員,還可以免茶介加一。
到「中菜廳」不想喝普洱壽眉,可以喝奶茶咖啡。
食飽飽後,去坪輋。
雲泉仙館後面有個士多啤梨園,士多啤梨園要入冬後才運作。夏天園主只會在週邊種些瓜菜自享。
園主伯伯很好人,由得我們周圍行、周圍搞,更少不了經常…咩嚟架…點解呀…………
每次園主伯伯聽見「好靚喎」,他就會摘下來叫我們拿回家去。
園主伯伯拿出一個兩呎高的冬瓜問我們要不要,當然不要了,恐怕擺到生蟲還沒吃得完,之後再搬一個小一點的出來,與其他不相識的人商量過後,分成三份各自要一份。
給太陽曬了兩個小時,人都給曬乾了,要去上水廣成冰室吃紅豆冰。
竟然不用排隊?可能將近關舖,不過裏面依然坐滿人,非常擠迫。
店鋪小小,但樓底高高,高得可以加建樓上雅座。廣成冰室62年開店,綠色牆身是當年非常流行的裝修顏色,不過依然非常光亮就有點出奇,應該是近期翻髹。燈制風扇制也顯示出歷史痕跡,正在懷疑是否功能正常,收錢伯伯聽見馬上開開關關證明。
除了散叫,沒有ABC餐,只有早餐同茶餐,但其實早餐同茶餐95%相同,連價錢也一樣,不如索性叫all day breakfast。
圓錐形的冰,不知是否因應溶冰時間想出來的,如果是就很有心思。
馬路上看見碩果僅存的「村巴」,行走石湖墟馬草壟之間,這種交通工具以前新界常見,人人叫豬籠車,當時不是藍色的,就是普通貨車,髒兮兮的。偏僻村落,路都是泥路,村民出墟都要坐豬籠車。
晚上到大埔Lanciano Ristorante食飯,我是第二次來,大家提議由我發辦,不過除了soufflé及心太軟外,我不記得上次吃過甚麼。
看見釀冬菇,會不會寫錯了,是蘑菇吧。原來真的是冬菇,大大隻的冬菇。
大家商量過,我們都有第二個胃放甜品。不過,waitress說soufflé、心太軟這些要用焗爐的甜品要等一個小時,再提示我們另叫其他。
有一款甜品,從未食過,也未聽過,好奇下叫來試。看那個卷筒,以為是類似雪糕筒那種脆皮,原來卻是硬到不得了,像咬石頭。
百味小廚 @ 大埔墟街市 (07-08-10)
之前去大埔墟街市食西多飲奶茶,見到有新開食檔,所以……
豉油王煎蝦
沒想過蝦如此大隻,有點驚喜。
豉椒炒鮑魚
只食過蒸的,連殼炒的鮑魚還是第一次,再有驚喜。
豉汁蒸倉魚
上半條正常,下半條苦,未知是否劏穿膽。老闆說是購自樓下街市,來貨時已經劏好。
除了海鮮,當然還有其他小菜,只是坐下時跟老闆說想吃新鮮游水的,老闆就推介了上面三樣。這裏還歡迎自來海鮮,不過要包括自來劏,他們不負責劏的,樓下就是街市,真的有食客在樓下買來海鮮交給老闆烹煮。
離座時見到有即磨咖啡,街市熟食檔有即磨咖啡也算少見,好,我下次再來。
導遊給停牌了。當事人及導遊界代表訴說不公平,罪魁禍首是旅行社;是零團費,不應該拿導遊祭旗。
我相信罪魁禍首是旅行社的無良老闆,旅行社老闆自備購物店,一條龍謀財,是眾所皆知。但醜事沒爆出來前,各導遊不是前仆後繼地去同流合污嗎?現在揚出來了,夠膽說導遊是無辜?
當日記者會也只是為情緒失控道歉,及訴說如何為生活而當上導遊,可並沒有講過有人拿槍威嚇她去劏客,對於劏客手段及旅遊業的烏煙瘴氣更是隻字未提。怎樣無辜迫上梁山,有交代過嗎?
收費電視推銷員、地產經紀、層壓式推銷員、街頭星探、保險經紀以及導遊,每每沒出事就袋袋平安,出事後就哭哭啼啼說是生活迫人搵兩餐,被無良老闆欺壓,自己是無辜被牽累。
如果有人付錢叫你去殺人,人殺了,錢收了,嘆世界嘆了幾年後,給人捉去坐監,你好意思說是為兩餐被迫殺人嗎?你不肯轉做污點證人供出主謀,也沒你辦法,受人錢財,替人擔罪,乃江湖規距,那麼你就不要到處喊冤說自己無辜要求釋放啦!
我想起一句老話:既要做婊子,又要立貞節牌坊。
Niji Bistro @ 海港城 (25-07-10)
很多餐廳的前菜沙律看似雪了十天的霉菜,所以我會情願要湯。但觀乎鄰枱的沙律非常新鮮,才敢叫沙律。
果然非常爽脆,雖然用了wasabi做dressing,但並不「攻鼻」,主要還是mayonnaise。
一般豉油餐廳我不會叫海鮮意粉,一上枱那種死屍味中人欲嘔。Niji的海鮮意粉中規中矩,海鮮料不少,雖沒有海鮮味但也沒有臭腥味。
另一個套餐:
賣相絕佳的eggs benedict,咬開見真章,外邊太熟,內心太生,既然聲明用日本蛋,生蛋也不是問題。
餐末送上的甜品不過爾爾,已經來過幾次,對Niji的甜品不再期望。
咖啡或茶也算可以,還是欣賞那套茶具吧,Noritake啊!